小暑,是夏天的第五个节气,表示季夏正式开始。《说文解字》曰:"热也";尔雅中说:“煮也”;谚语云:"小暑大暑,上蒸下煮。"
此时节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,预示着梅雨季节结束,三伏天就要来了。
这时“热”和“湿”是主要特征,人会感觉疲惫乏力、热燥烦闷,乃至头昏脑胀。因此,小暑时节做好消暑养生尤为重要。
小暑如何养生?
小暑之后,盛夏酷热降临,人们很容易中暑,健康避暑是小暑节气养生的首要任务。
1.减少外出
日常生活中,特别炎热的时候尽量避免出门。如果一定要出门,最好做好防晒措施,比如涂抹防晒霜、打遮阳伞,穿防晒衣等。如果平时出汗多的话,则需要及时补充水分。
2.不要贪凉
命是空调给的,小心病也是空调给的。“中阴暑”是中Y的概念。它指当人体的所处环境从高温急转低温时,身体被寒邪入侵后出现不适的一种症状。空调病是吹空调后产生的一系列头痛、头晕、乏力、口干、皮肤干燥、鼻塞、流鼻涕、发热、咳嗽等不适症状控制空调使用温度,时长以避中阴暑、空调病等。所以,要想夏天少生病,最好的方法控制使用空调。比如温度调到26℃,避免空调直吹,开启睡眠模式,时间控制在2小时,然后开窗通风等。
3.饮食消暑
中医认为,三伏天的体质易于虚热,因此宜选择一些清凉降火的食物。比如,绿豆、黄瓜、西瓜、莲子、薏苡仁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,可以帮助降低体内的热量。
此外,饮食应以清淡为主,少食辛辣和油腻食物,避免加重体内火气。
此外,小暑时节, 空气湿度大,身体也往往会渗入“湿气”。
体内湿气过重不但会让人感到困倦、四肢沉重,甚至会出现没有食欲、身体浮肿的情况,影响整个人的状态。此时饮绿豆汤、酸梅汤、喝土茯苓茶饮去湿解暑就显得十分重要。
4.静心消暑
午睡
中医认为心主神明,所以“闭目养神”,其实也是在养心。所以,夏天的午睡很重要。午睡时间不要太长,一个小时之内就可以。
静坐
每天上午11点到中午1点之间,气血循行心经,这个时候让心脏休息一下是很养心的。可以用3分钟时间来静坐养心。
梳五经
用手指梳头3~5次,每次不少于3~5分钟,晚上睡前最好再做3次。梳头“拿五经”可以刺激头部的穴位,起到疏通经络,调节神经作用。
三伏天也是冬病夏治Z好的时候。愿大家利用好三伏这一有利时机,健康过夏天。
-END-